内容

主页 > 洞察和新闻 > 洞察 > 内容

故事分享|中国餐饮三巨头勇闯新加坡生死局

2025/03/27

新加坡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成熟的商业环境。其多元文化背景和开放的市场氛围,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前来拓展业务。

今天,我们来聊聊杨国福、海底捞和霸王茶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,又是如何在新加坡站稳脚跟的。

---

01 海底捞

从四川简阳的小角落到新加坡的国际舞台,海底捞书写了中国火锅业的传奇。它的创始人—张勇也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,位列2023年福布斯排行榜第六名!

2012 年,海底捞作为中国餐饮品牌的先锋,率先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门店,落地克拉码头(ClarkeQuay)。当时的新加坡中餐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,海底捞面临着供应链搭建的首要难题。

破局之道

·重资产建立中央厨房

在新加坡推广期间,创始人张勇意识到,国际化并不是当务之急,流程化和制度化才是关键。于是,海底捞在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厨房,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本土供应体系,实现食材的本地化采购,集中生产、粗加工和配送,提高供应链效率。

海底捞在这一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,确保食材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控制。同时,还要应对新加坡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要求,确保中央厨房的运营符合当地的法规标准。

风格本地化

除了供应链的本地化,海底捞还进行了口味和门店的本地化,以迎合当地人的喜好。

口味迭代

在经过前期调研后,在点餐设备中特别设置了辣度等级。在口味上,小料添加了热带国家喜欢的小青柑,备有新加坡特色的叻沙锅底和麻辣牛奶锅,菜品增加了大只的面包蟹等海鲜和8秒油豆皮等本地化产品。

场景升级

在门店方面,克拉码头旗舰店推出了首间冰上快闪店,通过“冰雪齐捞菜单” 让消费者可以在赤道附近享受冰上火锅。

这些举措使得海底捞在新加坡迅速站稳脚跟,成为当地中国品牌中的顶流,门店常常大排长龙,业绩一骑绝尘。

02 杨国福麻辣烫

2020 年 11 月 26 日,杨国福麻辣烫在新加坡的首家门店 SingPost 店试营业,正式开启了在狮城的征程。

其在新加坡的定位为“新中式轻食”,客单价18-25新币,填补食阁(8-12新币)与餐厅(30+新币)之间的空白带。

精准选址

其在不同选址根据周边情况推出不同的运营策略以吸引更多的客户。

建立当地供应链

尽管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内有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,但在新加坡,其同样面临着重新搭建和优化供应链的问题。 需要确保食材的新鲜度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,以满足当地门店的需求。同时,还要适应新加坡的物流和采购 环境,与当地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
风味本地化

虽然新加坡有较多的华人,但整体文化环境与中国仍存在差异。杨国福麻辣烫需要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,进 行一定程度的本地化调整,以更好地适应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。例如,在菜品选择、辣度调整、服务 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考量和优化。

成功立足狮城

一体化供应链

刚进入新加坡市场时,就遇到了 “大流感” 的挑战,但全体员工齐心协力,凭借强大的一体化供应链,从食 材源头到加工生产、再到成品输出,实施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化运作,提供标准化、规模化的供应链服 务,保证了品牌口味的一致性和食品质量安全,帮助加盟商快速融入当地市场。

数字化运营

接入外卖平台,外卖订单大大提升了其订单量。

杨国福通过本土化经营,不仅吸引了华人顾客,也逐渐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。其在新加坡开展的联营模式,融合了直营的高效管理优势与深度托管服务,也为海外市场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03 霸王茶姬

2017 年,霸王茶姬在云南创立,2019 年以加盟模式尝试进入东南亚市场,2020 年新加坡首店一炮而红,至2023年10月门店数量增长至12家,在坡岛成为了现象级茶饮品牌。

重大反转!加盟商“反水”?

2024 年初,加盟商突然集体 “改旗易帜”,所有原门店的名称和官方账号均变成了“amps tea与茶”,而招牌则改成了“与茶”。霸王茶姬的官方则暂时全面退出了新加坡市场,其说法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见面,所以要对产品和空间进行升级。

这一情况引发了网友的诸多猜疑,究竟是正常的品牌运营调整,还是被当地加盟商“背刺”?大家在社交网站上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,众说纷纭。

重整旗鼓

面对这一挑战,霸王茶姬并未气馁,而是迅速调整策略,于2024 年8月以全直营模式高调重返新加坡。此次回归,霸王茶姬在核心商圈密集落子,首店开业即引发排队热潮,更是在开业的前三天累计接待人数破万。

本地化战略调整

在团队方面,由东南亚外卖巨头 CEO Lawrence Wen 挂帅,谷歌系 HR 把控人才,互联网基因运营团队主导快节奏打法,本地员工占比超 70%,强化了文化融合与服务体验。

在价格策略上,主动调整定价体系,切入主流消费带,以 “品质不降级,价格更亲民” 形成降维打击。活动 策划方面,开业前的快闪活动、社媒分享和“撕杯赢奖”等活动,通过TikTok 本土网红营销,快速重建品牌 心智。在供应链方面,建立跨境直控供应链体系,从原料到配方全程封闭管理,彻底杜绝渠道失控风险,并推 出地域限定产品,将南洋特色风味融入经典茶饮配方。

04 餐饮出海启示

这三家餐饮企业在新加坡的出海故事,就像一场精彩的冒险。它们在狮城的土地上,凭借着创新和策略,成功 应对了各种挑战,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餐饮品牌的实力,也给行业带来了不少启发。希望这些故事能为大家 带来一些灵感和动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新加坡注册并运营一家餐饮企业,需要注意很多方面,例如清真认证、雇佣本地人的比例、 是否存在重度烹饪(例如爆炒,油炸)以及是否售酒和售酒的时间段等等。